product center
防雷检测仪日常保养方法?
一、清洁与外观维护
外壳清洁
定期用干燥软布擦拭仪器外壳,清除灰尘、油污等污染物,避免静电或污垢影响性能45。
禁止使用酒精、化学溶剂等腐蚀性液体清洁,以防损坏表面材质46。
内部清洁
断电状态下打开仪器,清理内部灰尘(尤其散热片、风扇等关键部件),确保散热正常57。
二、线路与连接检查
测试线检查
检查电压/电流测试线、通信线是否破损或接触不良,及时更换老化线缆25。
确保接地线连接牢固,避免因接地不良导致测量误差或安全隐患45。
接口与探针维护
清理探针表面锈渍或氧化层,确保接触点导电性良好34。
检查接口(如C1、P1端子)是否松动,必要时用砂纸打磨氧化触点58。
三、防雷检测仪校准与性能验证:
定期校准
通过“内校"或“外校"方式校准仪器,填写校验报告并贴合格标签6。
使用标准测试工具验证测量精度,确保数据准确性24。
功能测试
启动自检程序,验证传感器、显示屏等核心部件是否正常78。
模拟测试接地电阻、漏电流等参数,对比历史数据确认仪器稳定性15。
四、电池与电源管理
电池维护
使用原装充电器,避免过充或过放,充电时间建议≥6小时56。
长期不使用时,每隔2-3个月对电池充放电一次,防止性能衰减45。
电源检查
确保供电线路无松动、生锈,备用电池(如有)需定期更换78。
五、存储与环境防护
存放条件
仪器应置于干燥、通风、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,避免高温或潮湿45。
使用防尘防水密封箱保存,减少环境对内部元件的损害58。
防震防摔
搬运或使用中避免剧烈震动、跌落,防止内部精密部件损坏46。
六、软件与数据管理
系统更新
定期升级仪器固件及配套软件,修复漏洞并优化功能57。
使用配套管理软件备份历史数据,导出后存档或分析57。
数据备份
将检测数据定期转存至外部硬盘或云端,防止意外丢失78。
七、安全操作规范
使用前检查
操作前确认仪器无外观破损,测试线绝缘层完好46。
禁止在雷雨天气或设备带电时进行维护操作35。
异常处理
若屏幕显示“OL"或数据异常,立即停止使用并排查故障